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博物馆的过去与未来,青年再发问

弘博网 2023-10-07


2019年11月2日—3日,第三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开幕,此次论坛以 “当代中国博物馆:现状、前景与发展之道”为主题,在为期2天的论坛日程中,共进行了3场嘉宾主讲、17场青年学者报告,9份学术海报展示,与此同时在论坛期间主办方还特别为前来参与活动的青年学生、青年工作者、研究人员举办了学术沙龙、新书分享会,为对话交流打造平台。



来自上海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徐坚老师,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山东大学立青学术讲座教授沈辰老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特聘教授潘守永老师分别在论坛上进行了主旨发言,参会的青年们围绕展览叙事、发展与未来方向、博物馆与公众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


徐坚:关注博物馆中的“散步者”


在会议上,徐坚老师带来了题为:博物馆未来之路:重新发现和定义公众的主题分享。在分享中徐坚老师提到,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正在与世界同步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随着免费开放的到来,有大量观众开始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数量在此过程中逐年增加,在一些城市中博物馆逐渐成为市政建设的中心。但是,作为博物馆工作者和博物馆研究人员,我们依旧要清醒的认识到免费开放政策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博物馆的根本问题。


免费开放政策是基于大量观众不再去博物馆这一实际情况提出的,主要希望解决的就是博物馆公众代表性、表现性这一世界性问题,重新发现和寻找公众。在传统的理解中,公众是被掩饰个性的群体,被代表、是自上而下的宣教被动受体。而在新博物馆运动中,提倡公众应当是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是自下而上的自为表达主体。


伴随着新公众观的产生,也造就了新型博物馆。以农民工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博物馆的出现,使得传统主流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得以有机会进行身份构建。与此同时,徐坚老师在报告中也提出面对新型博物馆,博物馆人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避免出现用既定价值体系表达他种价值体系。除了新型博物馆的出现之外,新博物馆学同样提倡对旧有公众观进行改造。要从行为到智力等多方面考虑到观众的可及性需求,赋予公众在行为和智力上能与博物馆进行更多接触。在此过程中,真正关心多元群体、为多元群体代言,关怀那些和主流群体使用不同方式感知陈展的观众,最终实现将公共知识的构建权还给公众。


沈辰:21世纪博物馆如何诠释全球文化


沈辰老师在发言中表示,面对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博物馆应该、也必须让观众提高对全球化的认识。博物馆可以让他们理解文化传播和转型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意义,也可以让他们的现实与过去更有关联,对未来更有感触。


在发言中,沈辰老师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为例,表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西方博物馆不仅一直收藏全球文化、认识全球文化,还努力去诠释全球艺术与文化。沈辰老师介绍,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其最初职责就是向公众展示世界文化的真实面貌,用“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强行刺激公众对世界异域文化的想象;到二十世纪,博物馆展厅宛如一本“橱窗式”的文物教科书,使观众可以了解教学大纲之外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博物馆所面临新的挑战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诠释并表述“单一”文化?其中,又如何用“中国展厅”去定义“中国艺术和文化”?


对此,沈辰老师通过案例表示,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不能仅从自身角度去定义、诠释自己的藏品,更需在对艺术品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上与时俱进、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同时,沈辰老师建议博物馆需要适当地考量这五种声音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政府机构的官方声音和观点;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专家的声音和观点;来自全球不同民族社区的声音和观点;来自全球不同文化不同政见的观众的声音和观点;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博物馆研究员、策展人的声音和观点。沈辰老师表示,博物馆可以真诚地听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社区、学者和观众的声音与观点,然后重新认识中国的艺术和文化。


潘守永: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博物馆学


潘守永老师的发言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情况展开,从发展历程回顾、发展趋势变化、主要议题、对现存问题的思考、未来博物馆五个方面开展了讨论。


潘守永老师首先回顾了博物馆学从建立至今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分三段,介绍了1978年—1991年、1992年—2007年、2008年至今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事件,以及历史发展状况。从1978年开始我国博物馆学的研究相应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传统博物馆学研究逐渐开始向现代博物馆学研究转变。伴随着1979年南开大学首先开设博物馆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直接体现了基础理论的探讨成果。进入90年代,在市场化、技术化以及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博物馆开始偏向实务研究,更加关注博物馆机构内部事务。2008年伴随着免费开放的到来、新博物馆学受到关注,跨文化、跨学科的“跨界”研究成为博物馆学领域的一大特点,博物馆的存在形式、存在状态、心态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座增加到2018年的5354座,截止到2018年,全国共有68家大学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为博物馆培养专业人才。


在此基础上,潘守永老师分析提出了中国博物馆学从以物为中心到人、物协同发展,从重展到展教结合,从单一独立到多元合作的变化新趋势。围绕这些新趋势,新博物馆学与社区研究、数值化与智慧博物馆建设、体验与参与式博物馆传播、博物馆史与博物馆学家思想、博物馆经营管理等领域也都成为当下值得思考和关注的主要议题。同时,还与在场的专家、学子一同探讨了在未来博物馆学发展的可能性。


青年的声音

在精彩的主旨发言之外,来自高校、博物馆的青年人从自身的日常学习、实践观察出发,围绕展览叙事、未来发展、发现公众三个基本方向,展开交流探讨。既有博物馆史的追述也有展览实践中的思考,既有对新现象的探讨也有对小问题的关注。


01展览叙事


魏金济关注元阳县民俗文化陈列馆,结合实践从人类学视域下探讨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叙事。在发言中她提到,民族文物的陈列过程是一个知识化与情感化的过程。民族博物馆如何进行物的陈列叙事,如何挖掘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等问题都需要从整体视角对物加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实现“人”与“物”的真正交流。


有一线展览实践经历的周墨兰从以往的工作实践出发,以“江西陶瓷文化展”为例,从博物馆陈列展览服务项目的角度切入,具体分享了实践工作中的做法和思考。周墨兰提到陈列展览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行,并不意味着博物馆主体性的丧失。博物馆需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政府倡导—博物馆主导—企业创意—公众共享的理念,形成政府、博物馆、企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力效应。


基本陈列是一个博物馆的主体与核心,在自然历史类博物馆中基本陈列十分常见,但是美术馆中缺乏基本陈列的现象广泛存在。李明倩的论坛分享以此为切入,关注我国美术馆基本陈列缺乏这一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馆藏资源不足、法律不够完善和主体缺乏重视三个因素。与此同时,提出了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美术馆制定因馆制宜的长期收藏计划,国家也同样需提高对美术馆基本陈列的重视程度。


王雯雁以南京博物院釉里红梅瓶镇院之宝展为例,从设计思维与灵感谈起,对如何确定基调、构建氛围、深化视觉识别、延伸展览价值四方面进行阐述,思考博物馆如何在为观众展示文物、展览及故事的同时,呈现更多传统生活方式的当代化。


高玉娜以“世界奇迹、中华丰碑”长城主题展为例,着眼展览策划过程中的叙事流程,将策展叙事分为三个阶段:故事阶段、话语阶段和阐释阶段。各阶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展览叙事的闭环结构。通过对三个阶段梳理,对博物馆展览叙事研究的框架、边界进行探索,希望能为策展实践提供些许借鉴。


张婉盈表示,我国博物馆在展示方式和观念都已发生改变。其中,音乐在博物馆中的运用日益突出。为此,她阐述了博物馆音乐的各种类型和各自意义,提供一定的代表性案例以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如减少观展干扰、尊重场馆或展览的特殊性、将音乐美育融入博物馆教育活动等。


02未来发展


来自齐文化博物院的侯霞,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临淄足球博物馆为例,对专题类博物馆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从展陈设计、文创产品和文化衍生品开发、博物馆与社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研究工作、跨媒体合作及文化输出等方面入手,就发展策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享。


黄维尹的文章以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立北疆博物院为个例研究,立足欧洲早期自然收藏的特征,将北疆博物院放置在更为宽广的博物馆史背景中分析。其中引入外部研究力量、讲述本地故事、创新展览方式的策略均对现今自然博物馆破解展览同质化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桑荣生基于山东地区地方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现状,对比分析地方博物馆在教育活动的数量、内容、传播手段和策划流程上的异同,并阐述了在其中发现的问题,如缺乏高质量的内容支撑,教育活动数量少、不稳定,宣传推广不力,组织管理模式不完善、不系统,馆校合作内容形式匮乏及其稳定性差。对此,他从博物馆本体出发,为地方博物馆在举办教育活动方面提出可行性较高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美术馆、餐厅以及商店都出现了“博物馆”字样。这种现象使得人们混淆了对于真正的博物馆职能定位的理解,也对博物馆本身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于奇赫就当下“博物馆化”展示的现象进行梳理,指出一些商业空间与文保单位的“博物馆化”展示只是片面地理解了博物馆,这种“博物馆化展示”对于博物馆来说虽然起到了宣传作用,带给人们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但是也出现赝品过多、强调商业化、注重收藏轻视研究、没有教育意义等问题。


赵慧君则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地志博物馆的转向。她介绍,在1950年代早期,中国引进苏联地志博物馆的已有经验,注重地方性的表达;在1950年代中期,苏联地志博物馆转而主张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平衡。自此,中国博物馆界展开了全国性与地方性之间关系的讨论,这一争论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向。对此,赵慧君梳理新中国初期地志博物馆由地方性向全国性与地方性配合的转向始末,借此分析与阐释中国博物馆的时代特征,以对今天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研究者李无言将关注探讨的点聚焦非国有博物馆,从完善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准入制度构建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思考。在发言中,李无言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准入制度的困境与实践。并分享了美国、英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的具体实践。从树立多元主体治理理念、确立准入原则、完善注入条件、设置灵活程序、确保注入制度落实几方面给出了建议。


03发现公众


梁轩的发言关注高速发展中的城市历史街区。研究以德布雷的媒介学为理论支撑,以史家胡同这一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将史家胡同博物馆视为社区媒介,从多元融合、时空平衡、虚实互嵌和内外贯通四个维度,探讨这一媒介是如何增强史家胡同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沟通性”


刘康琳的研究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的《绘真.妙笔千山》手游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播、传承问题。在分享中,刘康琳通过其对原作的呈现、游戏化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嵌入以及游戏推广方式的解读,探寻“文化+游戏”模式运行的优势与可行性。期待能通过分享探讨为中国文化艺术传播、传承提供新思路,为优秀文物资源“活化”,提供经验借鉴。


渠雨桐表示,为了向社区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欧美地区部分博物馆突破性地开展了健身相关活动,一时成为趋势。其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鲁宾艺术博物馆代表了两类不同的实践路径,为博物馆举办类似活动提供了启示与反思。博物馆在拓展娱乐功能时,应注意立足馆藏,面向社区,始终将教育与知识传播摇摆在核心位置,明确自己作为非正式教育机构的使命与职责。


针对当下国内正在掀起一场博物馆与文化类综艺节目结合的热潮,姚玥认为,这一新兴途径使得社会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大大提升。为此,她尝试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角度论述博物馆信息传播的叙事、特征,表示行业应该对于博物馆信息与媒体的合理融合保持乐观的态度。同时,对于这一全新手段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博物馆信息传播的发展策略,如促进文博与传播领域的深入融合、构建相关行业规范等。


于晖认为在传统视野中,护栏始终是展览设计的边缘和陪衬,行业内对于如何使用护栏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共有的认识,但与此同时,护栏与博物馆公众服务又息息相关。因此,于晖从博物馆展厅内的小环境入手,提出护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与观众相处。


沙龙现场


在论坛分享会之外,参与的各位老师、前辈学者还就相关议题与青年研究者们进行了沙龙分享,交流心得、解答困惑。沈辰老师的新书分享会,也同样在此期间举办。后续,弘博网还将继续推送相关内容。


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

图片来源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oneman#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合作|河南省高校联手非国有博物馆打造“研究基地”

建设|燕京八绝博物馆明年初开馆,400余件传世精品将亮相

评选|首届江苏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评选结果揭晓

通知|“全国博物馆陈列艺术成果交流展”开始申报

征集|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向社会征集博物馆Logo设计

新书|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为什么还需要博物馆,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焦点|世界文化遗产首里城火灾,三大殿几乎全部烧毁
研讨|“社区文化系统中的馆藏乐器”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新书|《安阳博物馆藏甲骨》近日出版发行
海外|美加州一博物馆不惧野火肆虐:藏品在馆内最安全
立法|太原市拟立法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
回顾往期精彩

关强:以技术创新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讯|120件作品脑洞大开!艺术与科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招聘 | 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 (11-1)

文化和艺术的归属——全球化下海外博物馆藏中国文物诠释

研讨|以人类学的视角,关注博物馆发展热点问题

项目|博物馆公开招标项目汇总(11-1)

首届“中国博物馆五十人论坛”:搭建行业智库,共商未来发展

观展|深入浅出的解读方式,看自然花卉妙趣下的古人巧思

以美术馆为参照系,看博物馆展览中审美与传播的结合

招聘 | 用这封文博行业的全职实习邀请函,打开崭新的十一月

讲座 | 博物馆讲座汇总(11.2-11.8)

荐书丨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内含福利)

吸引本地观众,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史上最优惠门票!

助力博物馆儿童教育发展,需要你的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